股票网上配资开户 历史上的薛仁贵征西:几乎全军覆没,被皇帝削职为民_吐蕃_唐高宗_郭待封

发布日期:2025-09-14 21:16    点击次数:73

股票网上配资开户 历史上的薛仁贵征西:几乎全军覆没,被皇帝削职为民_吐蕃_唐高宗_郭待封

薛仁贵是唐朝初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在唐高宗的统治时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这段时间里股票网上配资开户,薛仁贵东征西讨,为唐朝的疆域扩展和军事威望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他西征吐蕃的过程中,薛仁贵却遭遇了惨痛的战败,几乎全军覆没。在他艰难返回朝廷后,唐高宗对他非常失望,将他从将军的职位上降为平民。人们不禁要问:如此才能卓越、勇猛善战的薛仁贵,为什么会在对抗吐蕃时如此失败?在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首先,唐高宗在位初期,吐蕃的势头非常强盛,他们不断向唐朝发起挑战。最开始,吐蕃驱逐了吐谷浑人,抢占了其故地,随后又向西域地区发动侵略。在这个关键时期,唐朝正全力以赴地进行东征,因此并没有即时对吐蕃采取军事行动。直到670年,唐朝的安西四镇被吐蕃侵占后,唐高宗才下定决心要给肆无忌惮的吐蕃一个教训。当时朝中有很多名将,但为何偏偏选择薛仁贵呢?

薛仁贵原名礼,绰号广被,出身于山西河津。尽管他来自于知名的河东薛氏,但在家道中落后,他的生活只能依靠务农为生。在贞观年间,唐太宗征兵东征高句丽,薛仁贵意识到这是一个彰显自己才能的机会,于是决然投身于军旅生涯。在辽东战场上,身披白袍的他奋勇作战,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获得了升迁。到了唐高宗时期,薛仁贵更是征服了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成为了当时闻名遐迩的将领。

展开剩余58%

在670年,薛仁贵被任命为逻娑道行军的大总管,而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他的副将身份陪伴他,负责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西征。需要指出的是,逻娑这个地名指的是吐蕃的都城逻些,唐高宗选择的这个名字,似乎暗示着他希望薛仁贵将吐蕃根基彻底铲除。然而,唐高宗并没有料到,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将领反而在战争中惨遭失败。

此次战争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作战地点位于极高的青藏高原,这里的海拔高度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对来征战的唐军造成了极大的挑战。甚至连进军的路线和后勤保障也受到了影响。相较之下,吐蕃人民对这片土地具有更深入的了解,借助地利之便,并且能够以逸待劳,因此在这场军事对决中占据了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同时,吐蕃集结了数十万大军严阵以待,意图全力击溃唐军。

然而,这场战争的失败并不仅仅源于外部环境和对手的优势,还在于唐军内部的恶性矛盾。副将郭待封对薛仁贵的指挥颇有微词。他身为“将二代”的郭待封,父亲是瓦岗军的将领,后来归顺唐朝并升至安西都护。他靠父亲的影响早早从军,但心中始终难以甘心屈居于薛仁贵之下,因而饮恨妒忌,常常抵制薛仁贵的军令,这无疑为唐军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当薛仁贵的军队抵达大非川后,他本打算将郭待封留在此指挥,并对他阐明阵地防卫的重要性。薛仁贵建议道:“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吾等轻锐倍道,掩其未整,即扑灭之矣。”然而郭待封未能听从命令,仍然决定带着辎重继续前进,最终被吐蕃的强大军力击败。随着薛仁贵退至大非川,吐蕃大军对唐军展开了猛烈的围攻,导致唐军几乎全数覆灭。即使薛仁贵天赋异禀,也无法挽救大非川一战的惨痛结局。

发布于:天津市



Powered by 上海期货配资|网上配资平台|上海期货配资融资公司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